湖南好人·每周一星|新潮理发店里的“老”手艺人,二十多年坚持5元理发不涨价
湖南好人·每周一星|新潮理发店里的“老”手艺人,二十多年坚持5元理发不涨价
湖南好人·每周一星|新潮理发店里的“老”手艺人,二十多年坚持5元理发不涨价邵阳武冈市司马冲镇江(zhènjiāng)子口街(jiē),一家名为新潮美发店里,老板张成元(yuán)却凭借着“守旧”出了名,不是他的技术不过硬,而是坚持20多年,5元理发不涨价,好口碑赢得了大家的喜爱。
△22日,张成元(yuán)正在帮村民理发。
22日,记者联系上了张成元(yuán),电话里的张大哥语言(yǔyán)质朴,谈及不涨价的原因,他说:“村里很多都是老人,收入不高,而且在农村,每天(měitiān)能有这么多收入也足够了。”
今年56岁的张成元(yuán)是武冈龙溪镇大坪村人,1988年,他跟着舅舅学习理发技术,“舅舅对我非常严格,他说一要把手艺做好,二要对人有(yǒu)礼貌(lǐmào),品德要好。”学成之后,舅舅便把店铺留给(liúgěi)了张成元,这一接手,就是30多年。
理发店的(de)价格(jiàgé)也从最初的几毛钱,到2000年涨(niánzhǎng)到了5元(yuán),虽然物价在不断变化,但是张成元的理发价格始终没有涨,而且男女同价,“有些人会偷偷多给我一些钱,8块,10块的都有,但是我都退回去了。”张成元说。
“这里的水电、房租(fángzū)价格都不高。”张成元(yuán)告诉记者,这也是(shì)支撑他低价剪发的原因之一。房租大约(dàyuē)3500元一年,水电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,开支也不大。“我每天多做一点就好了,多剪几个头发。”靠着勤劳踏实,张成元的理发店收获(shōuhuò)了很多乡亲的欢迎。从6点起床,到晚上(wǎnshàng)9点半关门,多年如一日,这个小店承载了张成元太多的回忆。
△张成元的店面(diànmiàn)很简单,不大的空间里十分干净。
除了在店面接待顾客,张成(zhāngchéng)元还为(wèi)行动不便及偏远山村的顾客提供上门服务。
年近50岁的谭(tán)大姐(dàjiě)就是其中一位,32年前(niánqián),谭大姐跟随父母,搬到了司马冲镇,因有疾病,腿脚不便的她(tā)只能靠拄着拐杖,缓慢行走。从那时起,和谭大姐是邻居的张成元就经常上门帮她剪头发,后来(hòulái)谭大姐父亲也因病落下了残疾,于是,张成元上门帮他们一家剪头发。
再后来,哥哥因事故去世,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谭大姐逐渐变得封闭了(le)起来,少与外界接触,但是她(tā)对于张成元始终是十分信任的,“她父亲临终前,她给我打了电话,让我帮(bāng)他父亲剪头发。”张成元说。
70多岁的戴爷爷也是张成(zhāngchéng)元上门的老主顾,老人年迈多病(duōbìng)、腿脚不便,隔三差五,张成元便带上全套(quántào)“装备”,帮戴爷爷剪好头发,整理好胡须。“他的手艺很好,上门服务也只收5元,很感谢他。”戴爷爷提到张成元总是赞不绝口(zànbùjuékǒu)。
“我从来(lái)没想到退休的(de)事,只要大家需要我,我就会一直(yìzhí)帮大家剪头发。小孩子长大了,去外面挣吃的了,我们就留在村子里,每天有一点收入,很满足(mǎnzú)。”谈及未来,张成元并(bìng)没有想太多,5元的价格(jiàgé)也会一直保留下去。靠着一把剪刀,一个推子,守护乡亲们的“头等大事”,多年来的坚守,在不大的理发店里,张成元也闯出了他的广阔天地。

邵阳武冈市司马冲镇江(zhènjiāng)子口街(jiē),一家名为新潮美发店里,老板张成元(yuán)却凭借着“守旧”出了名,不是他的技术不过硬,而是坚持20多年,5元理发不涨价,好口碑赢得了大家的喜爱。

△22日,张成元(yuán)正在帮村民理发。
22日,记者联系上了张成元(yuán),电话里的张大哥语言(yǔyán)质朴,谈及不涨价的原因,他说:“村里很多都是老人,收入不高,而且在农村,每天(měitiān)能有这么多收入也足够了。”
今年56岁的张成元(yuán)是武冈龙溪镇大坪村人,1988年,他跟着舅舅学习理发技术,“舅舅对我非常严格,他说一要把手艺做好,二要对人有(yǒu)礼貌(lǐmào),品德要好。”学成之后,舅舅便把店铺留给(liúgěi)了张成元,这一接手,就是30多年。
理发店的(de)价格(jiàgé)也从最初的几毛钱,到2000年涨(niánzhǎng)到了5元(yuán),虽然物价在不断变化,但是张成元的理发价格始终没有涨,而且男女同价,“有些人会偷偷多给我一些钱,8块,10块的都有,但是我都退回去了。”张成元说。
“这里的水电、房租(fángzū)价格都不高。”张成元(yuán)告诉记者,这也是(shì)支撑他低价剪发的原因之一。房租大约(dàyuē)3500元一年,水电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,开支也不大。“我每天多做一点就好了,多剪几个头发。”靠着勤劳踏实,张成元的理发店收获(shōuhuò)了很多乡亲的欢迎。从6点起床,到晚上(wǎnshàng)9点半关门,多年如一日,这个小店承载了张成元太多的回忆。

△张成元的店面(diànmiàn)很简单,不大的空间里十分干净。
除了在店面接待顾客,张成(zhāngchéng)元还为(wèi)行动不便及偏远山村的顾客提供上门服务。
年近50岁的谭(tán)大姐(dàjiě)就是其中一位,32年前(niánqián),谭大姐跟随父母,搬到了司马冲镇,因有疾病,腿脚不便的她(tā)只能靠拄着拐杖,缓慢行走。从那时起,和谭大姐是邻居的张成元就经常上门帮她剪头发,后来(hòulái)谭大姐父亲也因病落下了残疾,于是,张成元上门帮他们一家剪头发。
再后来,哥哥因事故去世,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谭大姐逐渐变得封闭了(le)起来,少与外界接触,但是她(tā)对于张成元始终是十分信任的,“她父亲临终前,她给我打了电话,让我帮(bāng)他父亲剪头发。”张成元说。
70多岁的戴爷爷也是张成(zhāngchéng)元上门的老主顾,老人年迈多病(duōbìng)、腿脚不便,隔三差五,张成元便带上全套(quántào)“装备”,帮戴爷爷剪好头发,整理好胡须。“他的手艺很好,上门服务也只收5元,很感谢他。”戴爷爷提到张成元总是赞不绝口(zànbùjuékǒu)。
“我从来(lái)没想到退休的(de)事,只要大家需要我,我就会一直(yìzhí)帮大家剪头发。小孩子长大了,去外面挣吃的了,我们就留在村子里,每天有一点收入,很满足(mǎnzú)。”谈及未来,张成元并(bìng)没有想太多,5元的价格(jiàgé)也会一直保留下去。靠着一把剪刀,一个推子,守护乡亲们的“头等大事”,多年来的坚守,在不大的理发店里,张成元也闯出了他的广阔天地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